。深入实施制造业人才“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培育建设产业创新人才联盟(集聚中心),支持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广东今年有何计划?
锻造制造业这根“顶梁柱”,离不开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在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方面,我们将提质壮大现有的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再打造若干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培育4个以上五千亿级新增长引擎。分门别类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专项行动,特别是要把食品工业搞上去,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加工基地、产品品牌、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网络,形成买世界、卖世界的大格局。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充分发挥“链长+链主”协同作用,“一链一策”精准补链强链,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共性技术攻关,高质量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共60家左右,并提升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我们还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继续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今年新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城镇和农村5G网络深度建设,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清远“千兆城市”建设。与此同时,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此外,新型储能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要作为广东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打造。广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产业布局、科技攻关,加快推动一批契合广东资源优势的项目落地,坚持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侧”发力,深挖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等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在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方面,广东将有何举措?
广东市场主体活跃,培育优质企业是促进市场主体融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制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完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在企业培育方面,我们将培育发展根植性强的优质企业。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开展制造业领航企业评定试点,2023年将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0家,遴选40家以上省级“链主”企业、200家以上省级“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