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官网!
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经验谈——着力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链 激发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 中国建设报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02-07 | 29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引导培育智能建造优势企业



建立“点对点”滴灌服务机制,引导建筑业产业链骨干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夯实广州市智能建造发展基础。一是引导设计企业提升BIM正向设计能力。广州珠江外资设计院在BIM正向设计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二是推动大型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智能建造领域。广州建筑集团打造了建筑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和管理云平台,初步实现构件生产少人化无人化。三是鼓励软件开发、互联网企业布局智能建造产业。中望软件是国内A股第一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自主研发二维CAD软件及相关产品矩阵;树根互联是第一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开始探索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积极推动智能建造科技创新



一是组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广州华森设计院研发的“华智三维与二维协同设计平台”可映射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设计操作关系,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中建三局集成采用AI、VR、BIM、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搭建“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并在广州三馆合一项目成功应用。上述两项实践均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此外,还有23个新技术新产品入选广东省智能建造典型范例。


二是率先探索建设CIM平台。建成城市三维数字底图,为智能建造提供数字环境底座。通过总结CIM平台建设经验,编制11项配套标准,范围涵盖平台建设、规划报批、施工图审查及联合验收四大类别。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三是实施三维辅助审图。研发并上线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三维(BIM)电子辅助审查系统,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等九大专业。截至2022年11月,系统已完成738个项目审查,模型总数7925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一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


四是建成工程智慧监管平台。全面推进建设工程全周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平台集成使用物联监控、云上指挥调度、AI分析等技术,已建成20余个基于CIM的智慧工地示范项目,打通混凝土、质量检测、深基坑等方面监管数据,实现各方参建主体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多方协作互联”,达到“一屏管工地”。



加强智能建造产业人才支撑



一是强化高层次人才聚集。鼓励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培养或引进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建筑领域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端人才。如广州建筑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举办院士讲坛,实施“全球百名博士后引进工程”。二是多措并举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工人。拟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广州市房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实施意见》,广泛发动建筑业企业、建设类职业院校等市场主体力量,建立立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技能工人培育基地,以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为导向,促进行业资源与项目需求紧密对接,多种渠道激励、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工人。

    协会动态Association news
 
    品牌名标 / We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