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梁板均采用工厂化建造,不仅减少了钢筋和混凝土用量,而且梁板下无支撑、无外模板,现场采用机械吊装、人工辅助的现场装配施工方式,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及劳动力,特别在雨季、高温等天气下,实现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质量,节约工期,降低现场事故率等。
项目实行样板引路,严把过程控制关。项目成立质量品质管控小组,以精益建造体系下的优质建造理念为依托,应用BIM技术实现可视化建造,动态样板引路,同时以工艺标准化、质量红线、工序举牌验收制度为保障,编制《深化设计指引》《精益建造手册》《特色做法手册》等10余项质量策划方案和各关键工序可视化施工作业指导书,充分发挥体系引领作用,强化质量管控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与传统方式相比,构件工厂化生产,相对现场施工的构件,误差小精度高,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大幅降低人工依赖,质量大幅提高。
预应力梁及双T板全部在工厂预制化批量生产,统一检测后运至项目安装,大大减少现场作业工序和操作工人数量,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大面吊装施工前,先选择样板区进行试吊安装,经监理甲方共同验收合格后,实施大面积施工,按照吊装顺序,逐个吊装预制梁、板;严控原材料质量,进行施工过程实测,注重细节把控,隐蔽举牌验收。
结构柱采用组装灵活通用性强的定制钢模,成型后的混凝土尺寸准确,棱角整齐,表面光滑,且可节省装修用工;利用BIM技术进行砌体深化排版及施工工艺模拟,有效实施N-3穿插施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加快交付进度。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广智慧建造的号召,发展数字经济,推广智能生产。采用支持项目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协调运作的综合应用系统,实现项目生产、采购供应链上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知识、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项目部采用公司一体化业财系统,在系统上对材料进行采购申请、入库、存储、出库等一系列管理操作,将物资采购、使用、成本归集等结算的数据都进行记录和汇总,并生成相应表单,所有数据一目了然,成本及质量管控更加方便和高效。
项目实施永临结合,园区道路景观等设施与主体同步施工,在基础施工阶段,提前介入穿插施工道路两侧管沟、管网及刚性路基,既能满足前期施工现场各种临设需求,还能满足绿色文明施工要求,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和产品化交付。
项目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屋顶将全部建设技术最先进、能源转换最高效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自主发电,减少碳排量,打造绿色、环保、节能产业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