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建筑材料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面对建材行业碳减排严峻形势,以减污降碳协同为基础,通过建材的绿色制备与固废高效利用,实现建筑材料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粤港澳建材行业尤为重要。 为提升粤港澳低碳建材领域研究水平、加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首届粤港澳低碳建材与固废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2月23日线上圆满召开,线上参会130余人,网络观看或浏览达到14万人次,会议围绕低碳建材绿色制备与固废高效利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展开研讨,对新理论和新技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获得了参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为进一步提升低碳建材与固废利用领域研究与应用水平,拟定于2023年11月10-12日在广州举办“第二届粤港澳低碳建筑材料与固废利用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低碳建材专委会2023年会”。热忱欢迎粤港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与青年学子参会交流,推进粤港澳建材行业双碳战略的实施。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华南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低碳建筑材料与固废利用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建筑材料低碳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浪淘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绿色建材专委会
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媒体单位:《广东建材》杂志
会议组织机构
会议顾问:余其俊、于利刚
学术委员会
主任:张同生、李建新
委员(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曹小荣、曾思林、陈灿峰、陈光明、陈环、陈均侨、陈培鑫、陈新智、陈阳、陈跃勋、陈哲、陈振广、程从密、崔通、邓春林、邓恺、董必钦、范杰、范志宏、房国豪、高强、郭文瑛、郭奕群、郭永昌、何广元、洪舒贤、胡捷、华丽、黄浩良、黄康成、黄照明、焦楚杰、康澜、柯倩倩、李彬、李从波、李方贤、李古、李丽娟、李思、李兆恒、梁瑞、廖金梅、林春、林嘉祥、林远煌、刘宁、龙武剑、陆建鑫、罗启灵、罗文英、吕乐阳、马旭、马玉玮、麦俊明、牛艳飞、欧阳小伟、钱野、瞿福林、邵宁宁、邵强、石川、孙国星、谭康豪、王恒昌、王慧斌、王启宇、王新祥、王元光、韦江雄、吴江、吴锦锋、吴笑梅、吴玉友、吴正德、肖惠玉、谢红波、谢燕、谢志红、熊建波、熊焱、胥吉、徐浩、徐畏婷、许日昌、杨东来、杨鹏飞、杨医博、杨永民、叶海隆、殷素红、余靖、张宾、张广平、张海燕、张炜、张宪圆、张振国、赵计辉、赵新宇、郑靓、郑愚、钟开红、周傲、周双喜、朱效宏、祝雯
名单持续更新中…
组织委员会
主任:张宪圆、廖金梅
委员(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陈培鑫、郭奕群、林春、马玉玮、牛艳飞、谭康豪、吴江、徐浩、张宾
会议主题与各方向召集人
主题:低碳建筑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将邀请行业资深专家进行大会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进展与科研心得。同时也将举办研究生论坛,鼓励在读研究生积极参会分享研究成果,会议设立研究生学术竞赛一、二、三等奖。会议报告内容涵盖以下方向:
低碳建材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召集人:马玉玮、房国豪) 水泥工业协同减污降碳(召集人:邓恺、何广元); 绿色低碳混凝土(召集人:焦楚杰、周傲); 工业固废高效利用(召集人:郑愚、赵计辉); 建筑固废循环利用(召集人:郭永昌、郑靓); 低碳建材生产与应用技术(召集人:范志宏、杨东来) 研究生学术论坛(召集人:胡捷、谢志红) 会议时间安排与地点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0-12日。 地点:广州,燕岭大厦(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29号),房源紧张,请参会代表及时填写参会回执,方便会务组统计并预留房间。商务大床房/标间:370元/间。 交通:会议地点距离广州地铁三号线燕塘站100米,步行约2分钟。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乘坐广州地铁,3号线机场北站(T2航站楼)/机场南(T1航站楼)→燕塘站,全程约35分钟;乘网约车,车程约50分钟。 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州地铁,2号线广州南站→海珠广场站(换乘6号线)→燕塘站,全程约51分钟;乘网约车,车程约56分钟。 广州东站出发:乘坐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东站→燕塘站,全程约4分钟;乘网约车,车程约8分钟。 参会专家及报告(持续更新中) 专家姓名 单位 报告题目 陶从喜 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华润水泥固废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实践 韦江雄 华南理工大学 待定 周英武 深圳大学 LC3低碳混凝土:从材料、结构性能研究到全寿命周期环境评估分析 王新祥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现状与思考 杨东来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直投式厂拌温拌沥青再生枝术研究 龙武剑 深圳大学 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碳混凝土设计与性能预测 焦楚杰 广州大学 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 郭永昌 广东工业大学 多元固废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郑愚 东莞理工学院 高柔韧性GFRP筋增强ECC桥面伸缩缝连接板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祝雯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制砂在盾构管片混凝土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王启宇 广东浪淘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从研发到实际应用-搅拌站废浆再生利用案例分享 张同生 华南理工大学 水泥窑烟气催化复合脱硫与固硫技术:基础理论到工业应用 范志宏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 机制砂骨料特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 李建新 广州航海学院 花岗岩残积土的活化方式和评价方法研究 胡捷 华南理工大学 废陶瓷粉在地聚物海工混凝土中的应用 邹笃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废弃加气混凝土的分级资源化利用方法研究 房国豪 深圳大学 碱激发混凝土多尺度表征与分析 赵计辉 中山大学 绿色超细复合粉在低碳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性能 周傲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再利用工程渣土制备绿色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环境效益研究 李方贤 华南理工大学 硅粉原位发气多孔地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吴江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滨海环境中地铁管片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马玉玮 广州大学 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评估 郭奕群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骨料级配设计方法 谭康豪 华南理工大学 蒸发降温型透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瞿福林 广州航海学院 木材废弃生物炭在波特兰水泥-高炉矿渣复合材料中固定氯化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罗启灵 深圳大学 钢筋混凝土绿色缓蚀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梁思明 中山大学 考虑纤维-基体界面与孔隙影响的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导热系数细观有限元模拟研究 牛艳飞 广州大学 弯曲荷载下再生混凝土裂缝扩展行为及损伤机理研究 程从密 广州大学 再生玻璃粉在混凝土抗渗及防泛碱中的应用 刘少龙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纤维的化学预应力导入技术及其对水泥基材料增韧作用研究 陈培鑫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建材认证标准、规则与流程 欧阳小伟 广州大学 废弃混凝土粉气固碳化过程及其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 张力文 广州大学 寻枝摘“椰”—从椰壳纤维到纳米纤维素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初步应用与探索 付兵 暨南大学 玻纤复材固废高值建筑资源化再生利用研究 王庆 广州大学 瓷渣陶粒混凝土超长龄期性能研究 李兆恒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高抗蚀BFRP复材海工混凝土在海堤建设中的应用 林嘉祥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纤维混杂技术的高延性混凝土:低碳和经济性研究 罗顺杰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高粘结无溶剂环氧树脂基复合涂层及其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 彭卉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Fenton法的水泥窑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研究:性能优化及脱除机制 幸泽佳 华南理工大学 低碳复合硅酸盐水泥制备技术及工业试验 参会信息 2. 会议费用 会议费:10月25日前:专家代表1200元/人;学生代表600元/人, 10月25日后:专家代表1500元/人;学生代表800元/人。 参会期间食宿费用与交通费自理。 3. 缴费方式 对公转账,汇款信息如下: 开户名:广东省硅酸盐学会 开户行:工行中山八路支行 账 号:3602047809200019471 汇款时请备注:23低碳建材参会-姓名-发票抬头。 商业宣传 本次研讨会既是低碳建材与固废利用基础理论研究的交流平台,也是创新技术与新型装备的宣传媒介。为加强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沟通与交流,本次研讨会可提供企业宣传册发放、滚动播放企业宣传视频等机会,参展详尽事宜请与大会秘书组联系。 会议秘书组联系方式 张宪圆 15989070467 郭奕群 15989097318 林 春 15013023681(商业联系人) Email:lowcarconmat@126.com 附件如下:附件-参会回执.docx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