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官网!
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 | “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三碳联动有力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10-10 | 1450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三、经验启示


(一)注重发挥部门合力。碳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碳账户体系建设滞后,涉碳数据统计不健全或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数据归集、统计核算、信用评级以及结果运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统计、财政、金融以及电网等多部门的合作。广州明确碳账户建设责任主体及归口管理部门,建立部门分工和协作机制,推动能耗等涉碳数据资源跨部门、跨行政层级共享和应用,并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要求推送至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平台,为后续碳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考虑到碳账户建设的复杂性,从数据基础较为扎实的行业或企业入手,按照“抓大放小、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将纳入全国碳市场或广东碳市场、能源消耗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规模以上企业作为碳信用体系试点企业。以工业园区、以产业链条、以某个特定行业、以省属企业、以参与意愿较为积极的地市为切入点,率先开展碳信用体系建设,进而带动其它行业、其它地区陆续加入到碳信用体系建设中来。

(三)注重科技赋能。碳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有大数据平台作为支撑。广州依托成熟的征信平台“粤信融”建设碳信用大数据平台,由碳数据主管部门搭建碳账户数字化平台,负责集中、审核、管理相关企业涉碳数据,并将碳账户数据上传“粤信融”平台,经企业授权后,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评级公司,生成统一、规范的碳信用报告,供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授权金融机构查询、应用,进而实现了银企碳信用融资对接。


    协会动态Association news
 
    品牌名标 / We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