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官网!
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 | “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三碳联动有力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10-10 | 14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企业碳信用信息是实施差异化金融政策支持的先决条件,建立记载企业碳信用信息的碳账户有利于破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精准发挥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支撑作用。2022年以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工作部署,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双碳”工作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推动以碳账户为基础、以碳信用为纽带、以碳融资为目标的碳金融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广东地域特色的碳金融生态圈


一、背景情况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金融系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举措。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科学权威、具有公信力企业碳信用信息,制约了金融机构推出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金融产品或信贷模式,亟需加快建立企业碳账户信息平台,为实施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提供信息支撑。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相关部门,聚焦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难点和堵点,成功探索出“碳账户+碳信用+碳融资”三碳联动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联动,协同推进企业碳账户建设。碳账户作为记录企业碳排放信息的载体,是碳信用体系建设的数据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合作,依托“穗碳计算器”小程序,组织工业企业自行注册碳账户,填报电力、煤炭、油品、天然气、热力等能源消耗数据,并由计算器自动计算出企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平均水平对比,将企业碳排放强度划分为深绿、浅绿、黄色、橙色、红色(即ABCDE)五个等级。截至2022年末,广州市共有801家工业企业开立了企业碳账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2.7%。

(二)科技赋能,加载生成企业碳信用报告。碳账户信息只是记载碳排放维度的信息,还不足以对企业全面画像,其单独使用对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相对有限。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市场监管以及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简称“粤信融”征信平台),通过共享政府政务数据,快速准确地形成精准的小微企业画像;推动“穗碳计算器”与“粤信融”平台连通,实现企业碳排放信息与经营、信用等信息的有机融合,生成完整的碳信用报告。金融机构通过“粤信融”平台,经企业授权即可查询到企业碳信用报告。

(三)激发创新,高效推动碳信用融资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充分发挥平台的融资对接优势,引导金融机构将企业碳排放情况纳入授信审批管理流程,推出贷款利率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贷款产品,并依据企业碳信用报告实施差异化贷款利率授信支持,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用好碳信用、促进碳融资。如建设银行花都分行已为6家碳信用较好的企业发放利率为3.25%的优惠贷款,低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至40个基点(BP)。截至2022年末,肇庆11家试点银行已为83家企业授信“云碳贷”20.4亿元,企业最低可享受3.6%的低利率优惠,平均每家企业优惠56个BP,为企业节省利息2044万元。此外,部分政策性融资机构还创新推出与碳账户评级相挂钩的融资担保产品,对碳账户评级属于“深绿”“浅绿”(解释:虽然是划分为ABCDE等级,但只对碳排放情况领先于同行业,即碳排放管理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实施优惠的融资担保政策)级别的企业提供担保费率综合优惠、延长担保期限、提高担保额度。

    协会动态Association news
 
    品牌名标 / We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