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某些骗钱的协会
张旗康
[编者按:此文提到的情况应引起关注,省建材协会、省陶瓷协会都曾收到一些企业反映,凡是征询协会意见的,我们的答复是“不可信、不可行”。建议各企业加强与我协会的信息沟通,遇到类似问题向协会秘书处咨询。]
金融危机期间,“家电下乡”令其它行业煞是垂涎,在诸多行业当中,惟有家电行业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推出“家电下乡”活动,让不少家电企业获得不菲的国家财政补贴,从而有力地刺激了家电消费市场,帮助家电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推动“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少不了中国家电协会等国家级行业协会的积极倡导与支持,其作用不容忽视。正因为有榜样效应,于是,其它行业也是闻风而动,一些中字头协会跨界跨行业酝酿和效仿“家电下乡”政策,继而炮制出所谓的“建材下乡”,居然还打着商务部已批准了“建材下乡”的旗号,忽悠行业内的一些企业,说什么“建材下乡”首先要制定“建材下乡流通规范”,从道理和逻辑上似乎讲得过去。而制定“建材下乡流通规范”,便要求参与企业支付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参编、主编费用。陶瓷行业不少企业积极参与,没想到所谓的“建材下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令不少企业上当受骗,而这家中字头的协会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轻而易举骗到了几百甚至上千万元的活动经费。
据说,这家协会经常针对不同的行业玩类似的把戏,而且屡骗成功。由于无人投诉,使其行骗的胆量也越来越大,骗术越来越高明,总有一些企业上当被套住。也许2万元、10万元,相对年销售几亿元以上的企业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企业可能要产生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销售额才能赚回来这点利润。从经营角度考虑,企业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不想也不敢得罪这些中字头的协会,忍气吞声就算了,就这一算了,便无意中纵容了这类中字头协会的不良动机与行为。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平时高攀不上中字头协会,在行业内没有地位,现在中字头协会主动找上门来,拿上几万元就可以参加国家级行业政策的制定,想由此提升行业内的地位,因此便病急乱投医,岂不知花了冤枉钱。
如果这种行为持续无人理睬,对协会的行骗行为忍气吞声或放任自流,被骗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笔者思来想去,觉得有必要撰文提醒同行警惕类似协会的行骗。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生存本来就很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赚点钱极不容易,甚至有不少企业一不小心就赔得倾家荡产。若企业辛辛苦苦赚几个钱就这样轻易被骗走,那也太冤枉了!然而,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企业这么容易上当受骗?